विषय में पृष्ठों की संख्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感恩 विषय पोस्ट करनेवाला व्यक्ति: Ying Wang
|
Rita Pang कनाडा Local time: 22:02 सदस्य (2011) चीनी से अंग्रेजी + ... इस मंच का मध्यस्थ
ysun wrote:
我认为,同声译员最好是外语专业科班出身且经过专门的同传训练。做交传的倒不一定非得是外语专业科班出身。
同传压力太大。联合国大会发言通常限于15分钟以内。但三年前,卡扎菲却讲了96分钟,而且经常脱离讲稿。当他讲到第75分钟时,他自带的同声译员就精神崩溃了。
当领导的最好不要随意脱离讲稿。如果想引经据典秀自己才华,最好事先跟翻译打个招呼。
[Edited at 2013-06-27 07:33 GMT]
九月份開始在上口譯課程,並不是單一針對中文,而是討論傳譯的不同theories,因為我希望將來考取加拿大這邊的口譯資格。
才上了3次課已經覺得好累,傳譯這工作還真不是蓋的。壓力大,要求極高,如能當上傳譯的人自我要求也高的時候,那真是身心俱疲的工作。但一句到尾,你要是喜歡的話,那就有意思。
有趣的是,上了3堂課以後,發現自己還是中翻英到家,英翻中就要一直想,吞吞吐吐的,又慢又出錯,丟臉死了。當然我並不是說我中翻英又快又好。
但是,看來傳譯如果到了某種高位,賺錢能力方面要被文字翻譯來的高。這裡我不敢肯定是否到處如是,期望各位分享。 | | |
Lin Yang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19: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口译的小时价格确实也应该比笔译来得高 | Sep 17, 2013 |
Rita Pang wrote:
但是,看來傳譯如果到了某種高位,賺錢能力方面要被文字翻譯來的高。這裡我不敢肯定是否到處如是,期望各位分享。
口译的小时价格确实也应该比笔译来得高,特别是同声传译,因为两者要求付出的精力、体力都不一样,而且口译还常常需要离家旅行。但是口译的总体收入不一定比笔译高。为什么呢,因为你很难一个月里口译的项目都排满。在项目之间你需要休息,需要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一个月能真正做口译的天数远远比不上笔译,特别如果你是做会议口译的,很累,经常离家数天以上。我想口译译者喜欢口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到处旅行,可以遇见不同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我就听到过免费住在海滨度假村啊,拿到客户免费赠送的名牌衣服呀,为名人做口译上电视呀之类的故事。所以你如果比较同水平的口译和笔译收入,即高端口译员与高端笔译员比,很难讲谁的高。 | | |
jyuan_us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2:02 सदस्य (2005)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即使高端的口译员,通常也应该比中断的比译者低 | Sep 17, 2013 |
Lin Yang wrote:
Rita Pang wrote:
但是,看來傳譯如果到了某種高位,賺錢能力方面要被文字翻譯來的高。這裡我不敢肯定是否到處如是,期望各位分享。
口译的小时价格确实也应该比笔译来得高,特别是同声传译,因为两者要求付出的精力、体力都不一样,而且口译还常常需要离家旅行。但是口译的总体收入不一定比笔译高。为什么呢,因为你很难一个月里口译的项目都排满。在项目之间你需要休息,需要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一个月能真正做口译的天数远远比不上笔译,特别如果你是做会议口译的,很累,经常离家数天以上。我想口译译者喜欢口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到处旅行,可以遇见不同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我就听到过免费住在海滨度假村啊,拿到客户免费赠送的名牌衣服呀,为名人做口译上电视呀之类的故事。所以你如果比较同水平的口译和笔译收入,即高端口译员与高端笔译员比,很难讲谁的高。
作笔译,一天做12小时,都做满,是可能的,而作口译肯定没那么大的量。 | | |
jyuan_us wrote:
Lin Yang wrote:
Rita Pang wrote:
但是,看來傳譯如果到了某種高位,賺錢能力方面要被文字翻譯來的高。這裡我不敢肯定是否到處如是,期望各位分享。
口译的小时价格确实也应该比笔译来得高,特别是同声传译,因为两者要求付出的精力、体力都不一样,而且口译还常常需要离家旅行。但是口译的总体收入不一定比笔译高。为什么呢,因为你很难一个月里口译的项目都排满。在项目之间你需要休息,需要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一个月能真正做口译的天数远远比不上笔译,特别如果你是做会议口译的,很累,经常离家数天以上。我想口译译者喜欢口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到处旅行,可以遇见不同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我就听到过免费住在海滨度假村啊,拿到客户免费赠送的名牌衣服呀,为名人做口译上电视呀之类的故事。所以你如果比较同水平的口译和笔译收入,即高端口译员与高端笔译员比,很难讲谁的高。
作笔译,一天做12小时,都做满,是可能的,而作口译肯定没那么大的量。
虽然口译活比较少些,但是与笔译搭配着做,我想对调节生活节奏可能大有好处。笔译老坐着。 | |
|
|
ysun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1: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Rita Pang wrote:
九月份開始在上口譯課程,並不是單一針對中文,而是討論傳譯的不同theories,因為我希望將來考取加拿大這邊的口譯資格。
才上了3次課已經覺得好累,傳譯這工作還真不是蓋的。壓力大,要求極高,如能當上傳譯的人自我要求也高的時候,那真是身心俱疲的工作。但一句到尾,你要是喜歡的話,那就有意思。
有趣的是,上了3堂課以後,發現自己還是中翻英到家,英翻中就要一直想,吞吞吐吐的,又慢又出錯,丟臉死了。當然我並不是說我中翻英又快又好。
但是,看來傳譯如果到了某種高位,賺錢能力方面要被文字翻譯來的高。這裡我不敢肯定是否到處如是,期望各位分享。
口译的费率确实应该比笔译高,就是因为压力大,要求极高,而且事先还得花时间做准备。
至于“英翻中就要一直想,吞吞吐吐的”,那没什么。做口译一开始都要经过这一过程。只要你把基本意思翻对了、翻全了,听众会谅解的。如你所说,做口译还是很有意思的。此外,西方人对口语翻译是很尊重的。
“傳譯這工作還真不是蓋的”,好像是中国北方土话哦?你从哪里学来的?北京人要是形容某翻译翻得棒,就会说“这翻译的水平可真是盖了帽了!”  | | |
ysun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1: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
Rita Pang wrote:
有趣的是,上了3堂課以後,發現自己還是中翻英到家,英翻中就要一直想,吞吞吐吐的,又慢又出錯,丟臉死了。當然我並不是說我中翻英又快又好。
Rita Pang,为你加油!我确信,通过训练和努力,你的英译中水平也一定会很快大大提高的!
ysun先生,今天第一次看见您的玉照呢,回帖时感觉更亲切啦! | | |
Ying Wang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2: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विषय आरंभकर्ता
Meixia Jordan wrote:
ysun先生,今天第一次看见您的玉照呢,回帖时感觉更亲切啦!
听说有玉照,赶紧冲进来欣赏。果然耶! | |
|
|
ysun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1: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
ysun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1: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Rita Pang wrote:
有趣的是,上了3堂課以後,發現自己還是中翻英到家,英翻中就要一直想,吞吞吐吐的,又慢又出錯,丟臉死了。當然我並不是說我中翻英又快又好。
英语是你的母语之一。你的英语一定比你的普通话强许多,所以中翻英是你的强项。
其实,许多母语非英语的口语翻译,在中翻英时,也是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甚至还有卡壳的。这很正常。口译无法像笔译那样可以再三考虑措词,因为根本就没那时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才能熟练。
在北美,英语< >粤语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你还可以发挥这一特长。
[Edited at 2013-09-17 22:54 GMT] | | |
祝贺Rita,相信你会获得大丰收! | Sep 18, 2013 |
Rita Pang wrote:
ysun wrote:
我认为,同声译员最好是外语专业科班出身且经过专门的同传训练。做交传的倒不一定非得是外语专业科班出身。
同传压力太大。联合国大会发言通常限于15分钟以内。但三年前,卡扎菲却讲了96分钟,而且经常脱离讲稿。当他讲到第75分钟时,他自带的同声译员就精神崩溃了。
当领导的最好不要随意脱离讲稿。如果想引经据典秀自己才华,最好事先跟翻译打个招呼。
[Edited at 2013-06-27 07:33 GMT]
九月份開始在上口譯課程,並不是單一針對中文,而是討論傳譯的不同theories,因為我希望將來考取加拿大這邊的口譯資格。
才上了3次課已經覺得好累,傳譯這工作還真不是蓋的。壓力大,要求極高,如能當上傳譯的人自我要求也高的時候,那真是身心俱疲的工作。但一句到尾,你要是喜歡的話,那就有意思。
有趣的是,上了3堂課以後,發現自己還是中翻英到家,英翻中就要一直想,吞吞吐吐的,又慢又出錯,丟臉死了。當然我並不是說我中翻英又快又好。
但是,看來傳譯如果到了某種高位,賺錢能力方面要被文字翻譯來的高。這裡我不敢肯定是否到處如是,期望各位分享。 | | |
Ying Wang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2: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विषय आरंभकर्ता
ysun wrote:
这是五年前我回母校参加华东化工学院(现名华东理工大学)预科成立五十周年时,在校门口照的。我是预科第三届毕业生,也是最后一届。我就是从那里走上化工这条不归之路的。
58年招收第一届,您是60年的那届。景仰!
1958年9月,在悬挂着“培养红色化学工程师的摇篮”巨幅标语的我校大门口,迎来了一批年龄明显偏小、在我校办学历史上有特别意义的新生——工农预科生。
根据当时我国工农业战线“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党中央要求有条件的大学都要开办预科,招收工农子弟学生。我校(上海另有9所高校)接受了这一培养“无产阶级专家、学者”的光荣任务,首次从全市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了182名学生来校学习,学制二年。(注:预科与此前的工农补习班,又称工农速中有所区别,后者是成年人。)
为了办好预科,学校抽调了一批有经验的中学老师来校与我校教师共同担当教学任务,张江树院长亲自上教室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以利调整、制订适合于预科同学培养的教学计划。由于预科生在两年内要学完三年的高中课程,还要及时能与本科衔接上,为此,教务处作了精心策划和安排,确保教学进程和培养质量。预科生与本科生一样,享有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教学和体育设施。在张院长的关怀下,在老师们的严格教育下,预科学生学习用功,茁壮成长。由于预科生年龄小(最小的才13岁),学校在生活上给予特别的关怀和照顾,如为他们解决伙食补贴,寒暑假里组织他们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参加适当的建校劳动等。特别有趣的是还专门成立了少先队中队,让有些“孩子”继续可以参加队组织活动,这是大学校园里以前和后来均未有过的稀罕事。
两年的学习顺利结束,预科生转入了5年的本科学习生涯。由于国家国防军事建设的需要,有三名预科毕业生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上了飞行学员,许多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努力,毕业后在我国化工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母校怀有深厚、独特情感的预科毕业生,后来专门成立了预科校友会,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在母校四十年校庆时请画家画了一幅“四鹤高飞”的国画赠送给母校,以表祝贺。此外,他们踊跃捐款2.5万元,为张江树老院长塑造了一尊半身铜像,以作永久纪念。
继1958年后我校又招收了两届工农预科,但人数有减,1961年起停招。
| |
|
|
Linda Li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1: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了你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 Sep 18, 2013 |
我之前一直在做全职工作,只是偶尔兼顾一些翻译,从去年开始,我辞掉了之前的工作,开始了我的自由译者生涯。对于我来说,我坚信这是个正确的选择,虽然没有在公司工作那么有保障,但我活的快乐,洒脱。每一分钱挣得踏实,舒服。所以我个人觉得,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了你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果你热爱翻译,热爱无拘无束的生活,那就坚持下去。虽说翻译行业的前景堪忧,但有什么比自己活的自在更加真实。 | | |
ysun संयुक्त राज्य अमरीका Local time: 21:02 अंग्रेजी से चीनी + ...
EnglishChineseT wrote:
ysun wrote:
这是五年前我回母校参加华东化工学院(现名华东理工大学)预科成立五十周年时,在校门口照的。我是预科第三届毕业生,也是最后一届。我就是从那里走上化工这条不归之路的。
58年招收第一届,您是60年的那届。景仰!
景仰不敢当,但谢谢你提供了这篇介绍,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勾起了我无限的回忆。
http://dag.ecust.edu.cn/shownews.asp?newsid=267
是的,我是60年进校的那届。本来预科毕业是可以直升大学的,考上预科就等于考上大学。所以我在初中毕业时,作为一种自我挑战,就报考了预科。当时我年少,对化工这行并不是很了解,可以说是懵懵懂懂地就走进了化工学院的大门。我们不少同学在毕业时,还戴着红领巾呢。1962年高考前一个多月,高教部突然下文件,规定预科毕业生一律参加统一高考,所以我又考到了北京。
那年我回校参加五十周年庆典时,觉得当年第一次跨进那座大门似乎就是昨天的事情。真可谓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不留神,就老了!  | | |
ysun wrote:
那年我回校参加五十周年庆典时,觉得当年第一次跨进那座大门似乎就是昨天的事情。真可谓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不留神,就老了!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中秋节快乐!
[Edited at 2013-09-19 15:13 GMT] | | |
विषय में पृष्ठों की संख्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